唸過幼教的人都知道,兩歲的孩兒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,很難用清楚的口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,所以容易發展成使用「咬人」的方式來「溝通」。
小孩咬人有時是沒有前兆的,端看和其他人的互動而定,老師並不見得一定可以阻止得了。
所以當小孩會咬人時,老師可以怎麼做呢?
一,觀察小孩是在怎麼樣的狀況下容易咬人,小孩有沒有感官統合的問題,有沒有情緒上的問題,如果幼師有所懷疑的話,要讓早療介入。
二,給予小孩較硬的食物或固齒器,滿足小孩「咬」東西的慾望。我們在幼兒園最常做的是在早餐給小孩烤吐司,而且是每天給,陪著小孩一起吃,通常連吃個兩三個月後,小孩想咬人的狀況就會明顯改善。
三,如果有某個小孩特別會咬人,那在所有活動中老師就要離這個小孩近一點(不是讓小孩和其他小孩隔離,而是相反的,老師要坐在或站在這個小孩附近)協助這個小孩與其他小孩的互動,利用機會教育告訴這個小孩除了用咬的,打的,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跟其他小孩互動。
而真的人力不足不得已把小孩隔離在另一個空間是下下之策。
至於把幼兒用膠帶綁起來,那就真的是莫名其妙,也是對幼兒的肢體暴力了!!